济师政字〔2006〕37号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
规 划 纲 要
(济宁师专三届四次教代会2006年4月30日审议通过)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教育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我校在未来五年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根据山东省、济宁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与条件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改建济宁学院这一中心工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申报济宁学院取得阶段性进展。2001年,济宁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济宁学院,2005年9月申报济宁学院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基本达到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全校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学校发展正处在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2814人,增加到5329人,函授、夜大在校生达到1206人。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专科专业由原来的14个发展到28个专业,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学、工学等4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文理工协调发展、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4.88亿元的新校区已初具规模,2006年1月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占地面积由“九五”末的275亩增至1370亩,校舍建筑面积由13.1万平方米增至34.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1250万元增至3525.2万元,图书资料由32万册增至80万册。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方式上增强本科意识,已初步具备举*教学的基础。近5年共获得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门省级改革试点课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研工作形成特色。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制定了一系列激励科研工作的措施,5年来,获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科研立项23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1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88项,国家专利8项,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9篇,被SCI、EI等收录56篇。省本科评估专家组对我校科研水平给予较高评价。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改善。5年来,专任教师由377人发展到48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32人,博士11人、硕士147人,硕博比由11.6%增至32.7%。
各项改革日趋深化。为在新校区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启动了人事分配和后勤制度改革,出台了教职工考勤办法、校内津贴分配办法、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物业管理办法等,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以“三讲”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干部用人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批能够担当本科教育管理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我校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深层次变化很大,但各项事业仍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标准化公寓”、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开始,我校将进入迎接本科评估和建设合格本科学校的新阶段,学校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承载战略转型的重大任务。在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校在升本进程、建设资金、区位环境等方面矛盾凸现。为此,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我校发展的走势,高度重视并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科学发展,实现学校振兴。
二、任务与目标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战略框架是:制订一个战略,确立一个定位,坚持三步走,完成六项指标,实现六个提升。
发展战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举,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战略,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合格的、有特色的普通本科学校。
发展定位:立足济宁、面向山东,发挥已有的优势和特色,坚持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学校。
发展步骤:第一步,2006年申报济宁学院通过国家验收,力争实现学校举*层次教育的目标;第二步,到2008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全面启动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争取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步,2010年,增强本科办学意识,重点发展与培植理工科教育,形成多科性、教学型办学格局,准备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成合格的、有特色的教学型本科学校。
发展指标:
——办学规模 适度控制专科生规模,逐步扩大本科生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到8500人,其中本科生占60%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达到3000人。教职工总数控制在900人以内,专任教师达到600人左右,生师比控制在15:1左右。
——学科专业建设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对老专业调整、改造。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学科专业建设,新上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自动化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理工类应用专业,到2010年,本、专科专业发展到40个左右,其中本科专业28个,本科专业占70%。建成2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6~7个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物理学、行政管理、英语等10个左右重点专业,艺术设计、生物工程、社会体育、旅游管理等4-6个特色专业;10门左右省级重点课程,20门左右校级重点课程。
——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师资的力度。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5年内引进高层次教师和专家学者100名,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名,动态培养省、校级学术带头人20名和校级教学名师10名左右。到2010年专任教师总数占学校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数的64%以上,高职比为40~45%,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的比例达50%以上,3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
——科学研究 学校平均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争取科研课题经费逐年增长20%以上,科研项目逐年递增15%以上,获得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和奖励。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技发明等的质量和数量有较大突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论文、出版专著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平均每年达到200篇(项)以上。
——办学条件 充分利用原校址置换变现的资金和市财政每年3000万元拨款,进一步完善新校整体规划,从现在起规划建设教工住宅、大学生活动中心、工科实习工厂、音乐厅、体育馆、理工实验楼等设施,到2010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到2010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500万元以上,图书馆藏书达到100万册以上。为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5年内再建成20个左右实验室,实验室总数达到120个左右,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30个左右以理工科为主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附属高中、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水平。实现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到2010年校内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由1000户增加到5000户,建成数字化、生态化校园。
——大学文化建设 针对新校文化建设薄弱的实际,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儒家文化等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形成充满文明、高雅、和谐、现代气息的大学文化。
六个提升:在层次上实现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提升,在视野上实现学校自我建设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在机制上实现从硬条件建设向软环境完善的提升,在理念上实现从固有模式向应对新环境新任务的提升,在人才建设上实现从使用人才向汇聚英才、开发人才的提升,在对外交流上从封闭办学向走出国门、对外交流的提升。
三、工作措施
实现“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目标要落实十项工作措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办学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开展“如何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大讨论,定期举办学校发展研讨会,使全校干部和教职工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克服长期专科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全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服务地方理念、适应市场需求理念,不断强化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从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到办学定位、学业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功能等进行全面调整,加速与本科教育接轨,实现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从以教师教育为主到以理工科为主的根本转变,为创办合格本科院校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二)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等教学开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确保教学运行需要。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提升师范类专业,大力培育学科专业增长点,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根据自身定位和条件,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专业和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逐步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工作规范,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教学单位管理职责;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晰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学工作规程及标准;建立、完善教学工作评价的标准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学各要素、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更趋合理;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完善教学约束机制和保障体系,认真执行《关于建立日常教学保障系统的意见》,持续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实行开放办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外出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认真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新路子,深化各项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使教学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普教、职教、成教并举,形成多样化、开放性、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要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努力创造条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逐步实施完全学分制和主辅修、双专业制度;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深入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英语和计算机课教学,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水平有新的提高。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切实改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以“四项工程”为依托推进人才兴校战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遵循“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方针,倾注超常规热情、不惜超常规投入、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建设工程、素质工程和“人心工程”,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切实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校内分配中的优先地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十一五”期间,凝心聚力建设好两支队伍:一支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队伍,一支是高素质的教学名师和主讲教师队伍,从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到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以建设创新型校园为目标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的基点,不断激发创新精神,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科研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科研激励机制,对科研骨干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应用性研究,明确科研攻关重点,面向我市“五大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按照建设文化名市的要求,立足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加强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条件申报高层次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15名左右国内知名的科技尖子和科研领军人物。坚持以科研为主导,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重视学报建设,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
(五)深化“五项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积极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保持干部队伍精干、高效、充满活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意见,坚持“科学、精简、高效”原则,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精简非教学人员,增加高水平、高学历教学科研人员。在定岗、定责、定员的基础上,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学校将逐渐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新的用人机制,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逐步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活力的评聘机制。制定并实施好新校区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层次。
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完善教学工作量酬金和岗位津贴发放办法,真正向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倾斜,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大力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基本思路,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增强济宁教工生活区服务功能,实行生活区物业化管理。采取有效的节约措施,切实降低新校区运转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立足新校区、新环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后勤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建立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新型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切实搞好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预算意识,强化经济责任,强化监督审计,充分发挥财务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杠杆与保障作用。加强学校建设资金的筹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争取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积极抓好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副县级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落实,用足用好政策,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新校区全面启用的发展机遇,建立与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企业界、科技园区等密切合作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七)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争取正常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财政性补贴等,多种形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认真落实好市政府《关于继续加大对济宁学院资金投入的意见》中作出的规定,重点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条件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保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正常运转。同时,充分发挥我校人才和智力优势,鼓励各单位和广大教师开展科教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搞好产学研结合,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八)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落实以行政为主实施德育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三育人”工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环境布局方案。强化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注重弘扬儒家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环境友好型校园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保持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满足需要的适宜学生学习、休息的绿化人文景点和学生休读点。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广泛开展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大力支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挑战杯”等参加全国全省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媒体资源,占领舆论阵地。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服务体系。重视网络安全,大力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民主科学管理。加强新校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学校重大学术事项中的专家决策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高度重视和全力解决新校安全问题,坚持标本兼治,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着力提高平安校园建设的能力。
(九)切实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加强在大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尤其在学术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建立党员代表大会制度。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思想工作贯穿于升本建院全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在学校重大发展事项中的民主决策作用和解决师生员工各类困难问题及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作用。重视统战和老干部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党委所需、师生关注、纪监审计工作所能的交汇点上,确立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重点,立足源头,从防治做起,不断加大纪检力度。
(十)推进对外合作与交流,逐步实现全方位开放式办学
树立开放意识,努力深化与国外高校在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要突破日韩,发展欧美,到2010年,争取建立3~5个具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友好校际关系。加大外籍专家学者引进力度,力争2010年学校有外国专家5~6人。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
二○○六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 高校 “十一五”规划 纲要
印制份数:60